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闫雯雯 北京报道
一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,就会被门口的装置景观所吸引。这个装置景观叫做《从阿勒泰到北京》,是该馆专门为冬奥设计,为北京冬奥喝彩。
文章插图
从阿勒泰到北京
【 中国|探馆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夹江年画闪耀其中】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工艺美术馆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2月5日才刚刚开展,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的第二天。2月10日,封面新闻采访人员走进了中国工艺美术馆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,带大家领略开馆大展《中华瑰宝》的魅力。
装置景观《从阿勒泰到北京》为北京冬奥会喝彩
这个装置景观由两部分组成,一边是用木板、皮毛等扎成的滑雪板;另一边则是金属构成的滑冰鞋,上面站着各种冬季项目的运动员。从阿勒泰到北京,这个时空的跨越了上万年。《从阿勒泰到北京》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冰雪历史文化,与北京冬奥会有着必然的联系。
文章插图
从阿勒泰到北京
2005年,在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现一幅保存完好的彩绘岩画,清晰地记录了远古先民们脚踏滑雪板、手持单杆,追逐猎物的场景,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,它的绘制时间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,距今一万年或更早,而此前考证瑞典4500年、挪威至少5000年,以及俄罗斯8000年的滑雪历史相比,阿勒泰成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。
文章插图
从阿勒泰到北京
据中国工艺美术馆馆长韩子勇介绍,《从阿勒泰到北京》也是该馆的第一件展品“为助力冬奥,我们在展馆的门口位置设计了冬奥主题的装置景观《从阿勒泰到北京》。这是我们的第一件展品,希望借此为北京冬奥会喝彩。”
不仅有装置艺术,还有来自阿勒泰地区的艺术家,为现场的参观者们带来了滑雪起源地的艺术气息。阿尔生·巴哈提是阿勒泰地区的一名乐手,而且曾经在《国乐大典》节目上凭借女声呼麦的超强技能狠狠地圈了一把粉。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活态展览中,她为大家表演了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库布孜,还秀了一把她的呼麦绝技,让人大呼过瘾。
八大板块展示工美和非遗 夹江年画惊喜亮相
历经近三年建设,在冬奥会开幕式后第二天,新的中国工艺美术馆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重新开启大门。该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,西侧紧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毗邻多个大型国家级场馆,项目建筑面积91126平方米,地上共六层。开馆之作“中华瑰宝”展览与场馆珠联璧合、相得益彰,是北京冬奥会期间一项重要文化活动。
- 第一人|中国盗墓第一人!被警方逮捕时还扬言:100个专家都不如我!
- 黔之驴|漫谈中国文化里的虎
- 中国结|诗词:莫问今宵何处,须知夕夜欢咍。举杯共醉好风来
- 手工艺|一“墩”难求?面人墩、糖画墩、剪纸墩……民间艺人花式解锁N种冰墩墩
- 国宝|中国神秘失踪的四大宝物,至今下落不明,有一件可能在日本
- 中国达人秀|三米外准确弹中瓶子打碎,广州男子苦练17年“弹指神功”:老婆泼冷水说没用
- 研究所|“造此是建業人也”:韩国古墓出土中国工匠造砖
- 题字|郭沫若的书法,为何总饱受争议?启功力挺:到街上看看中国银行
- 饭桌|很多中国人的饭桌上常常离不开馒头,那么馒头这个词是怎么来的?
- 饕餮|中国最罕见的四个姓氏第三个充满了神秘,第四个是男人都想拥有